内容页搜索

(一)《利康集团实施南北挂钩发展区域经济

昨天(注:19961228日),投资1200万元的淮阴康捷医用纱布炼漂有限公司在苏北淮阴县老张集乡建成揭牌,这是吴江市江苏利康集团在苏北兴办的第五个独资企业。它标志着利康集团在淮安、淮阴等地顺利建成一个完整的医用材料生产体系,实现第一阶段的产业转移。

利康集团是“全国卫生材料行业40家最大经济规模企业”之一,又是全国10家最大经营规模的乡镇企业之一。利康集团在美国休斯顿建立美国利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不断开拓美国市场,公司生产销售的医用手术巾、隔离服、医用鞋帽等占美国市场的40%。利康集团虽有广阔的国际市场,但是近年来因成本的提高,制约规模经济效益。苏南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危机,带来务工人员严重的不稳定,利康劳动力流动年更换率高达70%。利康集团董事长沈其南从省委、省政府的南北挂钩、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加快全省奔小康步伐的决策中受到启发,大胆地实施了“把企业龙头留在苏南、生产基地转到苏北、创汇窗口设在海外”这样一条三位一体的经营策略。从去年5月起,先后20次考察淮安、淮阴,陆续在淮安市复兴乡、溪河镇、徐杨镇和淮阴县渔沟镇、老张集乡办起了康兴、康和、康阳、康平、康捷5家子公司。这5家子公司全部招收当地员工,并由利康集团独资经营、管理,仅用一年半的时间迅速形成了规模的生产经营能力,成为江苏省发展区域经济的一个成功典范。

利康集团把生产基地转移苏北,为1200多名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全年增加400多万元的工资收入,促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还培养一批生产经营型、技术型和管理型的人才。同时上交税金200多万元,为当地盘活存量资产提供条件,还带动当地一批为利康集团子公司提供原辅材料的企业,推动淮阴地区经济发展。利康集团实施“三位一体”战略,使企业初步实现跨区域集约化经营的规模效应。今年集团公司销售额达4.5亿元,比1995年递增了53%

(吴江广播电台19961229日播出,主创人员孙玉良、秦冬伟)  

 

(二)左右开弓  两个市场

在这十年里,吴江抓流通以促生产,成效显著。他们是怎样抓流通的呢?几年来,他们坚持“左右开弓,两个市场”的方针,同时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

发展外向型企业,生产出口商品,在吴江是有传统基础的。早年海关输出记录里曾有“辑里丝”这个专项,“辑里”据说是当时外商用来称吴江这一带的地名。本世纪初丝绸出口衰落直接影响了吴江农村的经济基础。解放后,即使在“文革”期间,由于创汇的需要,盛泽的几个丝织厂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维持生产的。到了80年代,丝绸之府才得到复兴,这也表现在吴江外贸的迅速发展。上面已提到,从1982年算起,吴江在江苏省各县中保持九年创汇冠军的荣誉。看来,这荣誉还能保持下去。

1982年是吴江外贸收购额突破1亿元大关的年头。1990年竟达到10亿元,不到十年增加九倍。这是值得称道的。上面提到的“五条龙”,其实都是面向国外市场的,所谓“五龙夺珠”,这颗“珠”指的就是外汇。丝绸这条是老龙,底子厚,不仅带了头,而且是创汇主力。早期吴江出口产品中主要也是丝绸,到1990年外贸收购额中丝绸还是占一半。在全国真丝丝绸出口总额中吴江一直保持占有1/6上下的地位。

吴江这几年开拓外向型企业是十分积极的。1990年出口创汇的企业已超过200家,包括服装、针织、轻工、工艺、食品、土产等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江发展一批出口创汇的乡镇企业,他们的外贸收购额已达6.13亿元,超过全县总额的一半。23个乡镇都有出口产品,有6个镇外贸收购额比上一年翻了一番,有3个镇超过5000万元,其中北厍镇收购额达到1.3亿元。

北厍原是吴江的一个偏僻小镇,由于这一带湖泊纵横,交通不便,直到1985年我才初次访问了它(这个镇的名称里这个“厍”字是个僻字,一般人不易认识。我过去发表的文章中常被误刊成“库”字)那时北厍的乡镇企业已开始引人注意了。我在《九访江村》里曾提到这个镇上的达胜皮鞋厂和吴江绣服厂,并把它们当作乡镇企业从初级作坊型上升为初具现代经营工厂型的例子来看的。当时的绣服厂已经左右开弓,开拓了两个市场,外销产品已占总产的70%。这次我为了参加达胜皮鞋厂的十周年纪念会再去北厍,才知道这个镇已创造了全县创汇冠军的纪录。

达胜皮鞋厂的经理肖水根给我介绍了这个厂的十年历程和他个人的经历。我听来觉得很能说明吴江甚至苏南乡镇企业向外向型发展的道路,不妨在这里多说几句。

现在已被选入全国最佳农民企业家前10名的肖水根,今年只有44岁。16年前(1975)还是农村里的一个小木匠,替人家打家具、造船、盖房子。有一段时间因为带了七个学徒承包工程,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处罚,只能回到生产队务农。在生产队里他发现单纯务农,农民的收入总是上不去。于是他牵头办了个布伞厂。因制伞利润不大,他又办了个皮件加工厂,并从上海请来了一位老师傅,开始生产女用高跟鞋。在农村里办企业,向上海引进技术,这两手使他开了窍,终于走上农民企业家的道路。但是70年代在农村里办企业阻力是很大的。他几次受打击,被撤职,直到1981年才在公社里重新办起了皮鞋厂。那时只有18个工人,向北厍中学借用几间宿舍,赊欠一些合成革作原料。公社给他拨了3000块钱,银行给他贷款3万块钱,就在那位上海老师傅的指导下,由职工自带脚踏缝纫机开始生产,到1987年才立定脚跟。那年总产值达到2000万元。从此企业就一天天兴旺起来了,1990年总产值达到5000万元,四年翻了一番多,40%的产品销往国外,创汇1000万美元。

这个厂主要是靠狠抓管理、引进技术和开拓市场兴旺起来的。管理上经过多次改革,现在已经全部实行计件制,最终产品正品率达到99.3%。当然,在开辟市场上他们也是经过一番周折的。女用高跟鞋必须在城市里找顾客。这些乡下人只得硬着头皮到上海皮鞋店门前摆地摊。开始他们到处遭到阻拦驱逐。总算有一家商店看中了他们的货色质量不差,就让他们进店销售,抽头分利,从此打开了销货窗口。近几年他们在北京、上海、哈尔滨和苏州建立了四家工商联营企业,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了35处销售专柜,并同58家客户建立了比较固定的关系。这个销售网络消化了总产量的80%以上。他们从来没有积压产品,被称为“没有成品仓库的工厂”。

他们的国外市场,也是靠硬工夫开拓出来的。1987年有个外商急需订货,期短量大,其他皮鞋厂承包不下来。肖水根认为这是一个大好机会。他发动工人加班加点,在两个星期里赶制出了万双皮鞋,保质保量,到期交货,赢得了信誉。从此定单源源而来。出口产品挣得外汇后,厂里就有力量引进先进的生产线,改进技术,提高质量,扩大生产。1985年我访问这个厂时见到的全是手工作业,用木楦敲钉制鞋,这次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了。全厂用的是引进生产线,实现了机械化流水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他们计划从今年起将引进7条生产线;到后年原有老设备全部都改造完,年产皮鞋可达到240万双。

为了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他们1988年和港商合资成立了维克特有限公司。最近又同美商商定,在墨西哥设立皮鞋组装厂,在南美加工直接进入欧美市场。不难看出,达胜皮鞋厂已闯出了吴江乡镇企业的一条新路子,那就是用外地原料加工成商品投入外地市场。我说这是条新路子,主要是指吴江的乡镇工业原是从本地农副业基础上发展的,最初的阶段是“三就地”,即原材料、加工、市场都以本地为主。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市场就不再限于本地了。生产发展后,本地的原材料供不应求,原材料也得向外地引进。吴江的丝绸业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现在正处在引进原料的阶段。达胜皮鞋厂的原料一上来就是靠外地供应的,是个两头在外的企业。这条新路子使吴江产业结构的空间得以扩大,不再受制于传统企业的那些老框框了。达胜皮鞋厂的事例还表明,加工这个环节也将延伸出去,突破了“就地”的限制,直接到国外去建立组装分厂。这条乡镇企业的新路子,把“三就地”改变成“三跨区”,从而扩展了横向联系的范围,预示着乡镇企业发展有着更为宽阔的前途。

节选自费孝通撰写的《吴江行》(1991年)  

 

(三)横向联系的经济网络

达胜皮鞋厂的经历还表明了像吴江这样的地区,乡镇企业的兴起,除了内发的因素外,外联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加工工业不能离开工艺技术,皮鞋厂要有人会制鞋。可是农民原本是不会做皮鞋的,所以把技术送下乡的上海师傅是使农村能开办皮鞋厂的契机。从这方面来看,乡镇企业可说是城市工业向农村的扩散。而从乡镇立场来看,要发展工业必须有城市作依托。乡镇企业发展初期,城乡联系的事实大多是偶然的结合,后来才逐步有意识和有组织地予以加强,从技术、管理、融资、市场多方面把城乡企业结成相互不能分离的关系,出现日趋壮大的横向联营和城乡一体化。

我在以前写的有关吴江乡镇企业的文章里曾提到过平望的缝纫机制造厂。在80年代初期,平望镇由于有公路通上海,承包了上海缝纫机厂部分翻砂铸件的业务,逐步发展成为上海厂制造零件,随后联营成了上海厂的分厂,在平望生产缝纫机用上海厂的老牌子销售全国。这个事例清楚地说明上海工业扩散的过程。上海的工厂之所以在平望制造零件,是因为平望的土地和劳力都较上海便宜,可以降低成本,何乐不为。这种由大城市提供原材料、技术、销售并协助经营的联营方式在吴江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相当大的作用。

1984年以来,吴江就鼓励和支持这种联营方式,给予政策上的优惠。目前全县与大中城市的大中型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实行联营的企业,列入正式统计表上的有260多个,联营项目有330多个,工业产值估计达7亿元,占全县乡镇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其中与上海联营的占54%。实践证明,横向联营这种形式宛如给乡镇企业安上一根发条,上速度、上规模、上水平,得益匪浅。

吴江这几年依靠横向联营,使许多过去比较落后的镇蓬勃发展起来。我这次去访问的芦墟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芦墟过去比北厍更偏僻,在我幼年时还被视为“化外之区”。它虽东靠上海,距离很近,只是被湖荡阻隔,交通不便,经济往来很少。1981年农副工总产值只有2800万元。近年来公路开通了,一变而为上海的近水楼台。1990年总产值达到2.8亿,九年里增加10倍。乡镇办的企业总数有25家,其中有9家较大的企业都是和上海工厂联营的,有4家是合资企业。1988年开始生产出口产品,1990年外贸收购额达3400万元,在吴江仅次于北厍、盛泽和震泽。

我在芦墟参观了一个电缆厂,这是个依靠和上海横向联营发展起来的例子。1977年创办时只有平房三间,借贷了1万元作资本,生产眼药水瓶、蓄电池夹板和民用护套电线,是个简易的小作坊。1985年与上海电缆厂接上了关系,由上海厂投资2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生产可供800门电话通讯设备用的高功能电缆。其后几年正值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大搞基础设施,改进通信设备,这项产品成了热门货。现在这个厂已经发展到年产值达3000万元的规模了。他们说这是“小船靠大船”的好办法。

企业间密切的横向联系在长江三角洲已经形成了一个经济网络。也就是说长江三角洲事实上业已形成了一个关系密切的经济开发区,如果得到国家承认,给予相应的发展政策,这个经济开发区就可以发展得更顺利,更迅速。这样,三角洲地区在今后十年里,生产力再翻一番,带动全国实现小康经济就有了保证。这次吴江之行更加强了我这种看法。

我在写这篇《吴江行》时,回溯了故乡十年的变化。这是我们祖国在这不平常的十年中的一个镜头。它给了我安慰,也给了我勇气。我的故乡父老乡亲没有辜负这大好年头,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打了基础。这个基础我相信是坚实的,因为它的根深深地扎入了千家万户,它会生长,它会结果。再有十年,就进入21世纪了。尽管我不一定能再写《吴江行》,我的故乡一定会更美好,更可爱。这不是梦想,应当是故乡人的共同信念。信念会带来力量——创造的力量,前进的力量。

 节选自费孝通撰写的《吴江行》(1991年)  

 

四、立足外向突破  振兴农村经济

 

北厍镇位于丝绸之府吴江市的东北部,汾湖之北。318国道及太湖往黄浦江的主要泄洪道——太浦河穿境而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全镇区域面积49.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万余亩,水域面积1万多亩,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共辖28个行政村,6 个居委会,总人口 2.87万。

北厍原称北舍,素来以农为本,清同治年间始有居民陆续聚居到现在的老镇区(大图圩南町)开店经商,集镇初成雏形,并挑土将坐圩逐步填高, 从此以(取小高地意)代。解放初期,先建置北厍镇,后改为北厍乡人民政府,19871月,经上级批准,北厍撤乡建镇。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北厍仅仅形成了为数极少的几家加工业小作坊。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先后成立了米厂、农(具)机 厂、建筑社等一批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北厍人民充分利用良好的人文优势和地域优势,大力弘扬一如既往,同舟共济、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北厍精神,闯出了一条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外向型经济为特色的发展道路先后被命名为苏、锡、常地区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工业卫星镇,市工业出口(创汇)先进镇和江苏省百强乡镇,在吴江享有外向之花的美誉。现有镇村两级工业企业135家,1994年度完成工业产值15.5亿元,外贸收购额8.1亿元,创汇9500万美元。十五年来,全镇累计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7. 2亿元,实现利税2.4亿元,完成外贸收购额22.5亿元,自1985年来的年均递增率达53%;共创汇3.4亿美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投资环境日益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人均纯收入1978年为136元,1994年为2480元,增长了17.2倍;全镇个人储蓄存款总额1978年为16.7万元,1994年为8116万元,增长了585倍;十五年的改革实践,不仅给北厍的物质文明建设带来了累累硕果,也给北厍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 变化,振兴家乡成为北厍人的共识,社会风气得到了空前的净化。可以说,改革开放十五年,是北厍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回顾北厍镇十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抓住机遇,坚持走外向型经济这条捷径,是我们最深刻的体会。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78年至1985年为起步和摸索阶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勤劳朴实的北厍人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 领导下,幵始了由以阶段斗争为纲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 一轮的冲刺,并在实践中逐渐悟这样一个道理:要彻底改变袓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面貌并摆脱困境,办厂、发展工业经济是最好的出路。于是,有了土法上马的转窑厂,有了各人自带缝纫机拼凑而成原始的西服厂,还有皮鞋厂、绣服厂、丝织厂 等一批在当时算得上是初具规摸的象样的企业。行业门类、产品种类逐渐增多。固定资产从1978年的166万元增加到1985年的1336 万元,产值由516万元增加到6551.89万元,利税从203.77万元增加到1044万元。特别是达胜皮鞋厂和吴江绣服厂,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到1985年已经成为北厍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最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吴江绣服厂率先将真丝绣衣打入国际市场,创汇50万美元,实现了北厍工业外向型经济零的突破!

 1986年到1991年是全镇外向型经济由点到面的快速发展阶段。吴江绣服厂的率先出口世界,拉开了北厍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序幕。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就吴江绣服厂的率先出口创汇事例进行了专题讨论、分析,一致认为:这就是北厍工业经济今后发展的一条最有效的新途径。并及时决策、组织精干力量,通过外调内查摸家底、外引内联结对子、找关系寻门路,先后抓产品开发促销、 抓企业转产、抓新办企业等各种措施,使全镇以外贸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涌现了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市、省乃至全国劳动摸范。

创外贸生产先例的吴江环球集团公司(原吴江绣服厂)生产设备精良、内部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质量上乘,其真丝绣服曾荣获第5556届巴黎国际时装博览会一、二等奖,1985年来, 产品出口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董事长兼总经理陆德馨是优秀农民企业家、江苏省劳动模范。

多年来以新品开发品种多,速度快(所谓三天出小样,五天出大样,七天上市场)闻名的,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二级企业的苏州达胜集团公司(原苏州市达胜皮鞋总厂),全厂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135.8万元,产品先后被评为农牧渔业部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董事长兼总经理肖水根是全国第一批十佳农民企业家之一,全国劳动模范。

吴江市乃至全国的出口创汇大户一一江苏利康集团公司(原吴江医疗保健品总厂),是目前国内专业生产医保产品规模最大的集团企业,厂区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021.71万元品百分之百出口。产品从1985年开始外销,1991年全年完成的外贸收购额达1.13亿元,创汇1500万美元。董事长兼总经理沈其南是省级优秀企业家,江苏省劳动模范。

吴江银海集团公司(原申江工贸联营色织厂),是北厍的又一大中型企业,厂区面积3.73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280.84万元,生产的舒乐牌精梳涤棉混纺色织布料,工艺精,质量好,倍受客户青睐,远销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该厂内部管理有特色、上档次,被评为江苏省明星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凌桂荣是吴江市劳动模范。

此外,还有苏州市科达电梯集团公司的董事长秦健聪,吴江联隆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殷建芳,吴江市针灸针厂厂长陈顺涌, 吴江纺织浆料厂厂长张君骥,由制作铜字招牌开始,发展到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吴江北厍钛金厂厂长倪菊葆等,都在北厍的经济舞台上创出令人瞩目的业绩。

在这一阶段生产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达胜厂和医保厂又分别于1988年和1989年先后办成维克特鞋业有限公司爱克欣医用材料有限公司两只合资企业,开了全镇利用外资工作的先河,向人们展示工业外向型经济的崭新的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992年至今是全镇三外工作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的鼓舞下,北厍如何加快发展,努力成为吴江外向型经济的重镇,是摆在镇领导层和企业界人士面前的共同课题。达胜厂和医保厂两只合资企业的成功开办,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全新的思维方式回答这个问题。镇三套班子领导及时地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以外引外、以外促外、扩大外贸、开拓外经、三外齐上的新的发展战略,在全镇范围内掀起新一轮大搞三外工作的热潮。到1994年底,全镇累计兴办各类三资企业34家,其中海外企业3家,独资企业2家,总投资3697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632万美元,为北厍工业经济的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在实践中造就一大批三外工作的人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北厍这朵外向之花必将在未来的岁月中越开越鲜艳。

回顾我镇工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从小作坊生产发展到今天的比较现代化的大生产,从占领国内市场到开拓国际市场,我们的体会很多,突出一条是从北厍的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外向型经济之路。

一是科学决策、狠抓落实。多年来,北厍工业外向型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全镇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明显增强,关键在于紧紧抓住几次发展机遇并及时形成正确决策,如发展外贸生产,狠抓三外工作,等等。在全面实施这些关键性的正确决策的过程中,我们还分别轻重缓急做了如下工作:

首先统一思想认识,确立外贸观念外贸。生产与内销生产相比,时间观念强,质量要求高,盈利少,风险大是其最鲜明的特点,这曾一度给我们推广外贸生产带来过诸多困难,如有的企业因此而产生畏难情绪,认为内销生产搞得也很红火,何苦自找麻烦。针对这种情况,镇领导班子在经过审时度势的认真分折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随着各地乡镇工业的迅速崛起,眼光只盯住国内市场是短视的,大力发展外贸生产才是促使全镇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的鲜明观点,并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各企业发展外贸生产。如银海集团的前身是丝织厂,产品全是内销,后经与上海外贸部门建立关系,克服重重困难,试验转产色织产品一举成功,从此,产品全部变成外销,有许多外商干脆直接来厂订货,眼看着企业日益红火起来。利康集团的前身是镇办西脤厂,在1986年国内脤装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抓住一次机遇,转产外贸产品——医用手术巾获得成功。由此奠定该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

其次,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内在素质。泥腿子搞外贸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既然认准方向,就必须全力以赴。多年来,全镇每年都要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引进国内外的先进设备,同时注意加强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培养造就一大批生产技术能手,为确保产品质量过硬先练好内功,增强北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如环球集团的成衣出口,先后销往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未因质量问题而退过货,并因质量信得过而成为免检产品。

最后做好配套服务,增强企业信誉。外贸生产有发展,企业规模上档次,仍然必须牢记服务宗旨,这是北厍外向型经济得以不断兴旺的又一成功经验。利康集团在这方面做得尤为突出。如在与外商的业务交往中,按合同规定,企业只承担生产义务,运输等应由外商负责,但他们既把握原则性,又注重灵活性,利用自己与上海方面人头熟的优势,主动出面帮外商联系,既为外商解决运输的时间问题,同时也为外商节省每只集装箱250—300元美金的运费,深受外商的欢迎。还有,企业上规模以后,小批量的业务就经济效益而言是不宜接收的,但他们从企业信誉的大局出发,只要外商有愿望,总是想方设法满足之,因而企业的信誉越来越高。

二是利用优势,开拓延伸。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企业之间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想不断发展自己,除逐步完善内部经营机制,提高自身素质之外,还必须不断开拓进取,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优,人优我多。近年来,我镇又充分利用外资生产起步早的优势,大做发展三资企业的文章,并取得显著成效。

首先,利用多年来外贸生产所形成的产品优势与外商搞嫁接型 的三资企业,如达胜集团率先与外商开展有效合作。1988 年就办成全镇第一家合资企业一一苏州维克特皮鞋有限公司,以后又陆续办成精达澳艺达等多家合资企业。通过兴办三资企业,既提高企业自身的档次,也为企业产品迅速跻身国际市场创造新的良机。

其次,利用本镇外贸生产过程中客商关系多,接触渠道广的优 势,采取措施鼓励外商来厍兴办三资企业。利康集团在生产医保产品的同时,积极鼓励外商来厍投资,延伸办起苏州百利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使利康集团的产品由医疗保健拓展到运动保健领域,吴江联隆集团公司就是由型材厂的老客户推荐介绍,并利用型材厂的部分厂房和地皮,先与台湾客商合资企业兴办隆邦纸制品有限公司,以后又由于该公司的迅速成功发展,陆续招来新客商而发展起来的。

再次,利用外贸销售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信誉优势,以外贸作桥梁,积极开拓外经,兴办海外企业,设立窗口,为北厍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开辟更加宽广的舞台。如利康集团在1991年与菲律宾爱尔尼诺公司成功地合办海外非贸易企业——苏马企业有限公 司,利用菲律宾的配额优势,为扩大该厂医用手术巾产品在美国的销售量服务。至目前为止,营销这类海外企业或窗口已办成3家。

三是事业兴旺,人才为本。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农村发展外向型经济,各种人才的缺乏是非常突出的一个矛盾。多年来,我们通过挖掘使用,选送培养,积极引进等多种措施广开人才渠道,从而确保全镇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首先挖掘使用。发展工业经济,特别需要具有经营头脑、开拓精神的人才。我镇在工业经济起步之初,就抛开传统的用人模式,以新的量才录用意识,使一大批乡镇工业的将才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脱颖而出,如肖水根、陆德馨、沈其南等等。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镇领导班子又独具慧眼,多方挖掘一大批在对外经济工作方面具有特长的人才,充实到企业,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锻炼成为三外工作的行家里手、中坚力量。

其次选送培养。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才匮乏的问题逐渐暴露:如不及早解决,势必会影响全镇经济的发展步伐,在同行中处于劣势。我镇及时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挖掘使用的基础上,为避免青黄不接的局面出现,积极选拔有文化基础,有理想,年纪轻的同志,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送培养等途径,有目的地造就岗位人才。其中,外送培养已成为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如达胜集团从1988年幵始,就连续四年每年投资5060万元,委托江苏外贸学院、东南大学等大中专院校定向培养40名大专生和110名中专生。科达集团连续多年增加智力投资,到目前为止,通过与上海交大等高等院校挂钩,已委培 8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分配到各个技术要求高的岗位,正在为企业的腾飞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该企业拥有大专学历以上的技术人员的比例,在全国同行中也属少有。除送出去,还请进来帮助辅导、提高。银海集团在最初的外贸生产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具有外贸知识的专门人才,在组织产品出口过程中曾闹过笑话,于是,马上请来上海海关的内行,帮助企业解决这一不足。事实证明,培养人才是我们事业再发展不可缺少的着子。

再是积极引进。人才的构成,需要立体式的,拥有人才是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多年来,我们除挖掘使用和选送之外,还积极引进各类专技人才,以弥补紧缺。如科达集团在近几年就引进 40多位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其中高级工程师四人。19913月镇成立工业人才服务站,至今已有挂站人员26名,其中本科生9人,大专生14人。在人才的使用过程中,做到既用又养,采取各种方法,留住人才,消除后顾之优,如投资400多万元新建或改建4幢科技楼,2000多平方米的宿舍及图书室、活动室等,使他们安心地为第二故乡——北厍的经济发展出力出汗,发挥聪明才智。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北厍经济的腾飞注入新的活力,是振兴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获得不少收获。

收获之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促进乡镇工业素质的全面提高。十多年来,北厍镇外贸生产一年上一个台阶,直接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内外市场逐步拓宽,北厍镇原有的企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低,有效产出少,产品质量不稳定,通过兴办三资企业,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和职工素质,产品质量上档次。同时,在与外商接触的过程中,引进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方式,使企业内部管理日趋科学化,如环球集团,通过合资、改善技术装备,强化管理,使单个劳动力的产出得到显著提高,成衣的产品质量稳定,已成为商检部门连续多年的免检产品。

收获之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推动全镇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第三产业的兴起。一方面,要想发展三外经济,势必要下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以适应需要;另一方面,外向型经济发展之后,又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了可能和保证。近年来,北厍镇的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万吨级地面水厂正在紧张施工,110千伏安变电所正在紧张筹建;建筑业,文化设施,商业,金融等第三产业日趋兴旺,镇区面积由原来的0.3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2.13平方公里,环镇公路正逐步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的新兴工业城镇已初具规模。

收获之三: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速人们现代经济意识的形成。发展对外经济,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世界的经济和文化意识,逐步抛弃小农经济的陈腐观念;从而解放思想,放开手脚,以现代开放意识投入到工作中去,加快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速知识的积累,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健康发展。

收获之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高北厍镇的知名度。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广交朋友,宣传北厍,为推动北厍经济的再发展营造一个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

回顾我镇十五年来的发展过程,两个文明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 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但是,北厍经济发展的高潮还远没有到来,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确立开放意识,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高起点出发,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外向型经济为龙头,以科教兴镇为手段,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接受浦东经济开发区的辐射,优化投资环境,搞好内部配套,广揽各路人才,促进全镇三业生产更健康、快速、协调地发展。今后,北厍经济发展的具体规划措施是:

首先三外经济要不断拓展。三外齐上,重点搞好三个突破:一是大力兴办三资企业,在数量上求突破,充分利用现有三资企业外方客商的国际关系网络,以外引外,滚动发展,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加快发展三资企业;二是立足高起点,在质量上求突破,要办好办实每家三资企业,积极发展与国外大财团、大公司的合作,兴办高新技术的新兴产业项目,使产品上高档次;三是要继续实行综合开发,在外经上求突破,充分利用外资渠道和三资企业,积极到海外办企业,办公司,追求成功率。另外,还在注重在第三产业方面搞“三外”突破。

其次工业小区要抓紧形成。为增强接受浦东开发区的辐射能力, 适应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要求,必须加快把厍星路的拓宽工程完成,初步形成工业小区的建设格局。

再是基础设施要加快配套。以扩大社会化、现代化、配套化服务为目的,进一步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工作。一是加紧加快110千伏安变电所工程的筹建,缓和用电供求矛盾;二是万吨级地面水厂抓紧完工,改善工业、生活用水条件;三是拓宽厍星公路及搞好环镇公路的建设,形成全镇交通的循环网络;四是办好文化及服务设施,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内容,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

喜看今日,展望未来,九五年全镇三业总产值将达2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0亿元,外贸收购额力争10亿元,合资企业达40家, 海外企业争办10个,国民生产总值完成5亿元,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 元。

诚招天下客,广结八方友。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镇人民合力同心的拼搏下,北厍的明天将更加辉煌灿烂!

(原载1995年南京大学出版社《改革开放与吴江实践》,作者陆筱明)